“中國礦山井巷業之鄉”落戶浙江蒼南
人民畫報社社長、總編輯徐步在首發儀式上致辭。新華網翟子赫 攝
在對浙江省蒼南縣授予“中國礦山井巷業之鄉”專家評審會上,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曾紹金及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樊志全對蒼南礦山井巷行業協會給予了充分肯定。蒼南礦山井巷行業幾十年來的發展,不但有效解決了當地山區半山區30多萬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問題,而且帶動并解決了全國中西部地區近千萬農民工的就業問題;蒼南逾30萬礦山井巷人,從國內外獲取的利潤,大部分返回家鄉投資當地建設,捐助公益事業,推動了當地城市化建設的進程。蒼南640多年地方傳統特色產業的發展歷史和文化積淀,為我國礦業文化傳承與發展做出了有益貢獻,同時更為當今行業體制轉型和制度建設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授牌儀式現場。(新華網 翟子赫 攝)
首發儀式現場。(新華網 翟子赫 攝)
礦山井巷業是指從事礦產品資源經營、礦產品采掘與洗選、井巷隧道掘進、土石方開挖與填埋以及公路、鐵路、水利水電、市政公用、港口航道、機場、國防軍工等工程大類中的隧道、土石方分項工程建設的施工企業與個人 (項目部或作業班組 )的行業群體。蒼南的礦山井巷業源于鶴頂山麓的明礬開采和橫陽支江上游玉蒼山脈的銀礦開采,歷經600百多年文化積淀,它滋養了蒼南幾十代礦山井巷人。
在蒼南,這是一種歷史,更是一種傳統。他們帶著浙商和閩商 (操閩南方言)的雙重文化基因,帶著從祖輩承襲的傳統技能走出大山,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近些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和資本的積累,蒼南井巷人在世界市場已經占據了一方天地,在非洲、南美洲,巴基斯坦、印尼、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淀,如今的蒼南礦山井巷業正朝著規范化、規模化、科技產業化的方向前進,形成了一個實力強、從業人員多、專業涉及面廣的龐大產業,在全國同行中首屈一指。現在,該行業已成為蒼南潛在產值******的一個支柱產業,也是增長力強勁的區域性傳統特色產業。
在此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