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安全動態

安全簡報第九十四期

2012年06月26日 00:00
 

     

第六期

(總第九十四期)

溫州通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                                 O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溫州礬礦遺址申報世界工業遺產正式啟動

☆我公司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大檢查情況通報

☆夏天到了,密閉空間作業危險性增加了

溫州礬礦遺址申報世界工業遺產正式啟動

201268,是第七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上午,我縣在礬山鎮舉行慶祝第七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暨溫州礬礦遺址申報世界工業遺產啟動儀式,這標志著溫州礬礦申遺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步鳴、副市長鄭朝陽、市政協副主席余梅生,以及縣領導董慶華、張傳君、麻勝聰等參加啟動儀式。

    據了解,溫州礬礦明礬的開采和提煉始于明初洪武年間,距今有640余年歷史,開采歷時之長是全國獨有。礬礦見證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礬礦工業發展進程,如今,礬礦不但保留了原有的古采區遺址與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而且是浙江省第一個仍在生產的工業遺址,礬礦已探明的明礬石儲量達1.6億噸,占世界總量的60%,礬山因此也得到了世界礬都的美譽,同時礬礦至今還保留沿用了原始的采煉技術,以及現存的采礦遺址、煉礬遺址、附屬遺址和如今發展起來的福德灣老街等工業人文景觀、礦山文化保存完好,獨特而豐富。

    縣長董慶華在致辭時說,溫州礬礦遺址是浙江省文保單位中首個仍在生產的工業活遺址,也是礬礦采煉技術發展、工藝變遷活的教科書600多年的開采歷史,見證了我國礦山企業發展的演變歷程,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觀和工業文化,成為我省工業遺產的杰出代表,在全國礬礦工業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以礬礦工人為代表的30萬蒼南礦山井巷人,以軟錘號歌闖天下的創業精神,帶著祖祖輩輩承襲的傳統技能,走出大山,走遍全國,走向世界,涌現出一大批煤老板、礦老板,中國礦山井巷業之鄉也由此花落蒼南,創造了蒼南的自豪與驕傲。

    董慶華指出,溫州礬礦申報世界工業遺產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光榮事業,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的歷史使命。各有關鄉鎮部門要以這次啟動儀式為契機,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礬礦申遺工作的組織領導,廣泛宣傳發動,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自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和申遺工作的積極性,加快礬礦企業改制步伐,做大做強礦山井巷業,做精做特礦山旅游業,積極打造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新礬山,再創礬山新輝煌。

啟動儀式上還宣布成立溫州礬礦申報世界工業遺產研究促進會。隨后還舉行了一場由溫州礬礦、礬山鎮人民政府主辦的溫州礬礦申報世界工業遺產民間民俗踩街表演。(摘自蒼南新聞網)

我公司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大檢查情況通報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國發辦[2012]14號)部署,根據國家安監總政法[2012]30號《關于開展2012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精神和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營造“科學發展,安全發展”、“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濃厚輿論氛圍,全面促進公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我公司于5月中旬向各駐外單位下發溫通建[2012]087號《關于開展2012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精神,成立安全檢查組,于201265日至621日前往新疆、云南各項目部進行安全檢查,分別檢查了駐新疆哈巴河哲蘭德金銅礦項目部、新疆阿舍勒銅業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部、新疆伊犁利源實業有限公司項目部、新疆和合礦業公司項目部、新疆和鑫銅鎳礦圖拉爾根項目部、新疆建設兵團農十三師興達礦業公司項目部、新疆哈密紅石礦業有限公司項目部、云南大紅山鐵礦項目部等八個駐外項目部。

本次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大檢查活動,主要采取以項目部自查為主,公司抽查為輔,邊查邊改,自我完善,共同提高的方式開展工作。公司安全檢查組不怕長途勞累、晝夜乘車,堅持每到一個項目部都深入礦山井下生產一線進行認真細致地安全檢查,根據各項目部采掘施工特點和實際情況,了解和摸清受檢項目部的安全生產管理及安全生產采掘施工情況,積極與業主單位取得聯系與溝通,及時了解項目部在業主單位采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情況,從而得到業主單位在安全檢查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幫助解決了一些比較突出的安全隱患問題和難題。安全檢查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生產現場安全管理: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井下安全出口、通風、防塵、排水、提升、供電、防火、防透水、防中毒等各項措施落實情況,各類機械和電氣設備安全管理等方面安全情況;二是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建立和落實,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和生產一線職工(包括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設備運行檢測檢驗檔案,應急管理和相關安全臺帳建立等安全管理情況,通過檢查共查出隱患29條,其中現場整改8條,限期整改21條,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5份,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及座談會6次,參加會議人員達50多人次。

通過檢查,各駐外項目部都能夠按照礦山安全規程和相關安全標準嚴格進行安全生產管理,嚴格執行項目部領導帶班下井制度,同時得到業主單位和當地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幫助與肯定。雖然這些項目部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優異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一是部分項目部普遍存在應急救援預案缺乏演練;二是部分項目部安全生產責任書未逐級簽訂到班組每個員工;三是部分項目部各項安全管理臺帳應建立健全并規范完善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希望各駐疆項目部在今后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及時整改完善,確保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安全生產,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各駐外單位要把這次安全月安全大檢查活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舉措,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切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每個崗位和每個人。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第一位的責任,切實抓緊、抓實、抓好,深入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及時排除各類事故隱患,做到安全生產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有效防范和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礦山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夏天到了,密閉空間作業危險性增加了

隨著夏季來臨,氣溫日益攀升,有毒有害氣體在密閉空間更多地聚積,致使密閉空間作業遭遇有毒氣體的危險性增加。

密閉空間作業發生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企業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密閉空間作業缺乏嚴密的組織,作業現場缺乏必要的職業安全防范措施;工作人員缺乏必要的職業衛生常識,對進入密閉空間作業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在作業場所通氣不暢、有毒有害氣體聚積的情況下違章作業,發生中毒或窒息;現場作業人員缺乏急救常識,不懂得如何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往往因施救不當而導致參與救援的人員相繼中毒,極易造成多人傷亡的重大事故;未制定密閉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缺乏應急措施和設備,導致現場救援無統一組織,忙亂無序,不能迅速、有效地對受害者進行施救。

針對中毒常見原因,企業要配備窒息性氣體監測儀器、安全索具、個人呼吸防護用品,配備通風、通訊、照明設備等,建立并嚴格執行密閉空間作業規范,在進入密閉空間作業前,應辦理進入手續。進入后,要進行空氣檢測并通風,對受作業環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風換氣的場所,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并使用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或軟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作業過程中,企業應派專人定時測定密閉空間內空氣中的氧含量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作業中一旦發生中毒窒息事故,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警求救。

 

 

 

發:各部(室)、駐外分公司、工程處(工地)、項目部  


    

抄送:浙江省安監局礦山安全監察處,溫州市安監局礦山安全監察處 ,溫州礬礦安環處,蒼南縣安監局礦山科,蒼南縣井巷協會;董事長,正副經理,正副書記。


  

人為本

                 靈寶分公司投巨資為職工保暖過冬

 

今年